
成考学校 / 江西农业大学
现行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称为教育部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考分为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专科(简称高起专)两个层次。录取入学后的学习形式包括函授、业余两种种学习形式。
考生在报考前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成人高考高升专、还是高升本,成人高考每年考试在10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
每年3月份起考生就可以在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名参加考前辅导,8月中下旬开始登录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名,考生需填报学校及志愿等相关报考信息,9月初开始在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正式报名,11月份可查询成绩,12月份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公布, 12月底或1月初领取录取通知书,3月份根据课程正式上课。
成人高考录取入学后,考生可选择函授或业余学习方式,函授比较适合上班族,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学校将邮寄你学习材料,平时在家学习,期末前会有几次面授,然后统一参加期末考试。业余班一般指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在成人高考官方地点—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考时,考生需出示以下材料
1、身份证明。身份证及相应复印件,如果身份证遗失,应及时到派出所办理带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同时标明身份证号码,并应迅速补办身份证,以不耽误考试。
2、学历证明。本人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原件及相应复印件,按照教育部规定,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须持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文凭。
深圳成人高考考前辅导高升专850元、高升本1350元,专升本900—950元(具体 以学校公布为准),报读费用(学费)3000-5000/学年不等,具体以各学校各专业实际收费为准,学生在深圳成人高考指定官方报考点—深圳继教招生中心报名时,费用也在此范围内,详情可咨询招生老师。
成人高考高中起点专科教材一般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还有人大出版社和成教出版社出版,而专升本教材则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等出版。总的来说,考生需按照考前辅导中心的教材来复习。
成人高考学习形式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之业余:就是成人高校安排学生在晚上和双休日进行上课学习。一般成人高校都是在学校的驻地招生。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之函授:函授的授课方式也很适合上班的在职而且业余时间少的考生。他是指学校给你邮寄学习材料,平时自己在家学习复习,在期末考试前会安排几次面授,给你作一个全面的辅导,然后统一考试。函授现在是很多成考生所选择的一种授课方式。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
选择层次(高升专、专升本、)
每年3月后报名参加考前辅导
8月中下旬开始在线报名(填报学校及志愿等)
9月初正式确认报考
9月底发下准考证
10月第三周周六、周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具体以准考证时间为准)
11月份网上公布考试成绩
12月份网上公布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
12月底或1月初领取录取通知书
第二年3月中旬领取教材,课程表正式入学上课
期末考试!
标准化试卷
2005年起成人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部分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分为标准化分卷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分卷考试的科目为:
高中起点: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
专科起点(专升本):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
标准化考试(全科采用答题卡不分卷考试)的科目为:医学综合(专升本)。
其它统考科目不实行标准化考试。
(一)试卷
1、标准化分卷考试:同一科目试卷分为试卷(Ⅰ)、(Ⅱ)两部分。试卷(Ⅰ)的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填写在试卷(Ⅱ)上,二者不能混淆。试卷(Ⅰ)的答案采用计算机评卷方式,试卷(Ⅱ)的采用人工阅卷方式。考生如将答案写错地方,就会白白丢分。
2、标准化考试:同一科目试卷不分卷,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
(二)答题卡
标准化分卷考试所用的答题卡为32开幅面,采用一题二卡制,即有A、B两种格式。考试时考生不论用哪种卡作答,评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正确填涂答题卡,是保证计算机评卷质量,保证考生成绩准确的前提。
1、姓名栏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缺考标记的信息点由监考员给缺考的考生填涂,参加考试的考生千万不要填涂。
2、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有十位,请考生将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认真写在空白格内,然后再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如果涂错准考证号,就会影响成绩和录取。
3、科目
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医学综合、民法、生态学基础等,考生考试时考哪科就把哪科的信息点涂黑,千万不能涂错,否则就会影响计算机评卷。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关于成人高考生的上课学习方式,属于在深圳本地,所以是业余的形式,但是上课也不一定是去本部上课,有部分专业是在校本部,但是大部分专业都是由学校分配上课地点,在深圳很多区都有官方的学习中心,考生一般就近选择学习中心上课。
成人高考学习方式都是比较适合在职人员,所以在职人员成为了成人高考主要报考的人员之一。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农业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学用地3,950亩。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学校本科教育溯源于1940年10月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设有农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职业师范(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南昌商学院、继教学院等17个学院,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有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高水平学科,7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1个、一类特色专业4个,江西省特色专业9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9个,江西省示范专业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其中江西省示范性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有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3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5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有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职称人员110人、副高职称人员401人、博士251人。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设有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50多万册,引进了20多个数据库。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本科教育70多年来,累计培养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9万余人,其中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近年来,学校发挥学科特色与人才优势,先后在江西高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创建了全省第一个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立了全省首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了全省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了全省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全省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培育了全省第一个超级稻新品种;产生了全省目前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与地方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签订校县(市)科技合作协议12项,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7项,先后推广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棉花、牧草、蔬菜、西瓜等30多个优良品种以及一大批现代农业技术。《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连续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是江西省最早对外开放单位之一,属“聘外国文教专家AI类资格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留学生教育,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同美国、荷兰、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曾多次获得“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继承和发扬“厚德博学、抱朴守真”的优良传统,已初步建设成为学术氛围浓郁,文化品位高雅,校园环境优美,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特征的花园式学校。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